会“消失”的心脏支架—福建宁德霞浦县医院成功完成首例“冠脉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手术

发布时间:2022-12-01 09:03

日前,我院心内科林开阳院长、吴明祥副院长及其团队成功为冠心病患者植入“生物可吸收支架”,该项心脏介入前沿技术的顺利开展,标志着我院冠心病介入治疗再上新台阶,给广大心血管患者带来了福音。

女性患者,因反复胸痛10余年就诊我院,心内科团队为其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左前降支远段中部90%狭窄,需要行冠脉支架植入治疗。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时,患者家属提到,他们了解得知临床有一种新型的可吸收支架,植入体内后支架能完全被降解和吸收,希望能用这种新型的支架进行手术治疗。由于生物可吸收支架有着严格的适应症,心内科医护团队经过严格筛选评估及反复讨论后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为该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处精准植入一枚生物可吸收支架,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造影显示支架释放贴壁良好,无残余狭窄,患者胸闷痛症状完全消失,术后3天顺利出院。

微信图片_20221130172534.jpg

(手术过程)

微信图片_20221130172539.png

(手术前后造影图)

据林开阳院长介绍,目前心脏介入所用的支架99%以上是金属药物洗脱支架,它的主要材料是钴铬合金、钴镍合金、不锈钢等,其支撑性能好、柔顺性强,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并被患者接受。然而,仍有一部分患者对于金属异物永久留存体内有些担忧。生物可吸收支架(BRS)弥补了金属药物支架的不足,它不仅能对狭窄的血管进行有效的物理支撑,又能释放出药物防止血管再狭窄,更主要的是支架本身还能逐渐被人体组织吸收、降解,恢复靶血管的生物性,达到冠脉介入治疗真正的“微创、无痕”的预期效果,因此被誉为心脏介入治疗的“第四次革命”。然而,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手术要求高,仅在为数不多、有较丰富经验的中心开展,因为其除对术者经验、水平要求较高外,对患者自身条件要求也高,并非所有冠心病患者均可应用,其适应症范围主要包括:稳定性冠心病或中低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参考血管直径2.75~3.75 mm之间的病变、预扩张效果满意的无钙化或轻度钙化病变、分支血管直径不超过2.0 mm的分叉病变、长度≤20 mm的病变;而对于冠脉血管弹性差、有严重钙化病变、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高度迂曲病变、左主干及分叉病变的患者,目前仍然建议植入金属药物洗脱支架。


爱奇艺截屏20221201085621.png

微信图片_20221130172553.png

(—位于新院住院楼13楼,开放床位51张。—医生13人,其中主任/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6人,博硕士研究生学历2人。—护理人员18人。)

爱奇艺截屏20221201085629.png

微信图片_20221130172603.png微信图片_20221130172607.png

(新网站)公司底部LOGO_副本.png